1 飞行员心理负荷评价实验设计
1.1 实验目的
1.2 实验设计
1.3 实验设备
1.4 被试者的选取
1.5 实验流程
1.6 采集数据
2 结果与分析
2.1 主观评价数据
2.2 眼动数据处理
2.2.1 瞳孔直径
表1 瞳孔直径单因素方差分析 |
区间 | 类型 | 平方和 | 自由度 | 均方 | 显著性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飞行阶段 | 组间 | 1.395 | 4 | 0.349 | 0.943 |
组内 | 46.693 | 175 | 0.267 | - | |
总数 | 48.088 | 179 | - | - | |
飞机仪表 | 组间 | 19.677 | 5 | 3.935 | 0.002 |
组内 | 28.411 | 174 | 0.163 | - | |
总数 | 48.088 | 179 | - | - |
2.2.2 注视时间百分比
表2 注视时间百分比单因素方差分析 |
区间 | 类型 | 平方和 | 自由度 | 均方 | 显著性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飞行阶段 | 组间 | 0.126 | 4 | 0.032 | 0.216 |
组内 | 1.815 | 85 | 0.021 | - | |
总数 | 1.941 | 89 | - | - | |
飞机仪表 | 组间 | 0.340 | 5 | 0.068 | 0.006 |
组内 | 1.601 | 84 | 0.019 | - | |
总数 | 1.941 | 89 | - | - |
3 讨论
表3 平视显示设计方向 |
飞行阶段 | 实验结果 | 平视显示设计方向 |
---|---|---|
起飞 | 综合心理负荷略高,重点关注空速表 | 将增强现实(augmented reality,AR)导航与起飞阶段 的驾驶需求结合,驾驶航线预设的指标置入视景系统, 辅助飞行员更好地把握当前空速 |
上升 | 关注高度表和姿态仪 | —— |
平飞 | 获取雷达导航信息时眼跳时距较大 且心理负荷较大 | 雷达导航信息在此阶段主动显示在平视显示器上, 降低飞行员扫视距离 |
下降 | 关注高度表、姿态仪、航向表 | —— |
降落 | 综合心理负荷最高,对外部真实场景关注 较多,视线在外景与仪表中不断切换 | 结合 AR 辅助降落,自动识别跑道,增强飞行员情境感知 |
全部阶段 | 对主飞行仪表信息关注较多,其中获取 空速、高度、航向信息时存在心理负荷 较大的情况,提高认知效率 | 针对空速、高度、航向信息进行重点优化,提高认知效率 |